实时新闻 > 新闻详情
渠铸天河·豫见红研 | 河南省红色研学推介会(安阳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08 242
2025年7月11日—12日,受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由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研学项目推介会(安阳站)”在安阳·红旗渠水电站1969景区启幕。此次会议恰逢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以“现场推介+沉浸体验”的形式开展,旨在深度推广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的安阳研学体系,凝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推动红色文化与研学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体系,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代际传承。
政企聚力 共话初心
7月11日下午,推介会现场气氛热烈,安阳文旅部门、旅行社、教育机构代表、新闻媒体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河南红色文化研学的又一重要成果。
推介会上,林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刘增太副局长、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琳发表了重要讲话。
林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刘增太副局长指出,安阳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斗史诗。红旗渠这一“人工天河”不仅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更孕育了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是开展红色研学的“活教材”和“精神宝库”。这里的每一处渠段、每一件工具、每一个建设者的故事,都为青少年提供了触摸历史温度、感悟奋斗力量的生动课堂。
秦琳董事长在致辞中分享了项目研发的初心与愿景。她表示,红旗渠精神红色研学项目突破传统红色教育模式,通过“情境还原、任务驱动、实践探究”等创新形式,将抽象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让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都能在研学中找到精神共鸣点,真正实现“见物、见人、见精神”的教育目标。
推介会的核心环节是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研学课程体系的正式发布。河南行知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课程研发总监王洪艳详细解读了项目亮点,围绕红旗渠精神精心设计的“擎旗征太行”亲子线路、“锻骨铸天河”小学线路、“红旗映山碑”中学线路及“众心铸旗魂”成人线路,精准匹配不同群体的认知需求;配套研发的研学手册以“困境—活路—奉献—财富”为逻辑主线,通过互动任务引导参与者深度思考;主题化教具包则包含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岩石标本、数字卡牌等实操工具,让精神传承有了具象载体。
成果亮相 体验赋能
会场特设成果展示区,集中陈列了红旗渠精神研学手册、主题道具盒、文创产品等,参会嘉宾驻足观摩,与研发团队深入交流课程设计理念,对“精神具象化、体验场景化”的创新思路给予高度认可。
中场休息后,参会嘉宾分组参与了两场沉浸式研学课程体验活动。在“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制作”体验中,亲子家庭协作完成水轮车实验,直观理解渠水发电原理,探索红旗渠如何为人们带来“光明”;在“渠脉疏通”活动中,参与者化身设计师,设计“通水”线路图,感受红旗渠修建的协作与科学精神。互动体验让嘉宾们深刻体会到“从精神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课程设计逻辑。
实地溯源 深化认知
7月12日,参会嘉宾沿红旗渠研学线路开展实地考察,先后参观了红旗渠精神纪念馆、青年洞、红旗渠水电站等核心资源地。在纪念馆,通过文物史料与场景复原,追溯红旗渠修建的壮阔历程;在青年洞,亲身感受“300青年17个月凿穿616米绝壁”的奋斗奇迹;在水电站,了解红旗渠从“生命之渠”到“发展之渠”的时代跨越。实地行走中,嘉宾们对研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本次“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研学项目推介会(安阳站)”的成功举办,全方位展示了安阳红色研学的资源优势与创新成果,搭建了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与会各方一致认为,红旗渠精神红色研学项目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将有力推动安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未来,各方将深化合作,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让红旗渠精神如渠水般滋养代代人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